1.松材萎蔫病的分布与危害
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材萎蔫病,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病害,对林业生产、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。该疾病是一种检疫性害虫,从国外进入中国境内。松毛虫病1905年在九州、长崎及其周边地区出现。1934年,美国报道这种线虫与一种真菌有关。1979年,有报道称线虫引起了外来松树的萎蔫病。后来证明,线虫起源于美国。目前,木松线虫在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韩国、韩国、葡萄牙、台湾、香港、澳门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广东和湖北等省均有分布。
2.木松线虫的症状
松树线虫病是由松墨龙线虫引起的,它会对幼树和树木造成几十年的损害。木松线虫侵入树木后,外感症状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;
(1)外观正常,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,蒸腾作用减弱;
(2)针开始变色,树脂分泌停止。通常可以观察到天牛或其他甲虫的入侵和产卵;
(3)大部分针叶变成黄棕色和枯萎,通常可见甲虫蛾;
(4)针叶全部变成黄棕色,病树枯萎死亡,但针叶不脱落。此时,次生害虫通常栖息在树木中。该病的典型特征是病叶长时间不脱落,松树快速死亡。在夏季病害适宜时,大部分病树开始从针叶变色到整个植株死亡,持续约30天。目前,有50余种有害树种,主要是松类。此外,还有一些云杉、冷杉、落叶松和雪松。易感的是山柰、黑松、受樟子松、樟子松和黑松。
3.病原体形态学
雌性约1毫米,嘴唇高,明显收缩。气孔针细长,基部鳞茎明显。食管中球呈椭圆形,神经环位于食管中球后方。尾巴呈圆锥状,末端宽而圆,没有或有小的尾突。
雄性与雌性在体型上相似,有巨大的交叉脊骨,弓形成对,尾巴像鸟的爪子。腹部弯曲,在末端有一个小的末端连合伞。
4.疾病的规律
木松线虫的发生和流行与寄主树种、环境条件和病媒昆虫密切相关。该病是由病媒昆虫如松墨鼠传播的。木松线虫通过松墨龙的取食或产卵创口进入木质部,寄生在树脂管中。线虫的大量繁殖和迁移逐渐蔓延到整个植株,导致树脂管的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,造成水分流失,蒸腾减少,树脂分泌迅速减少和停止。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被感染的苗木、松材、松枝等松材产品的传递。
5.控制方法
加强检疫:做好疾病的检疫工作是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手段。严禁将死木及其制品从疫区运往无疫区。在引进或出口松苗及产品时,应严格检验检疫。一般采用目视检查、解剖检查、漏斗分离检查和接种检查。
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松树,我们可以选择树干的一部分,切一小段树皮,观察树脂分泌情况。如果分泌物减少或停止分泌,应取一小部分样本进行检测,以确定是否感染松木线虫。此外,还应该从尚未完全死亡或刚刚死亡的松树中提取样本。一般从下部(胸高)、上部(躯干与主侧支交界处)和中部(上、下之间)取样。其中,当部分树枝出现症状时,从树干上部和枯枝上取标本。如果在树干中发现病媒昆虫的蛹,则应在蛹室周围取样。取样处剥去树皮,用大砍刀或斧头直接切下100-200克木屑;或者剥树皮,用手钻从木质部钻100-200克木屑到髓芯;或在取样点砍倒枯死的松树,切下2厘米厚的圆盘。符合检验条件的,样品可自行分离鉴定;如果没有,样品可以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分离鉴定。
加强栽培管理:选育种植抗病树种,开辟寄主自由隔离区,其宽度应超过墨松飞行距离。
树注入保护:松树具有特殊意义,如松树,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和其他关键的保护区,可以钻树注射制剂。
控制松褐天牛虫:化学控制:出现期间天牛甲虫从6月到8月,200 - 400倍的绿色威雷喷洒在树干上每隔20天灭杀的一次排卵成年天牛甲虫。
清理枯木:如果松木已被感染或死亡,应及时清理并焚烧。砍树时,树桩的高度不应超过5厘米。把所有的树木都削掉后,喷洒杀虫剂,加上不易磨损的塑料袋,然后压住周围的土壤。其余患病的树木、树枝和树桩超过1厘米的须进行病虫害防治。在保证森林防火安全的前提下,砍伐的患病乔木、树枝长度在1厘米以上的,应当在平地或者可以焚烧的地方就地焚烧。对于运输方便、树木切片机或粉碎机可到达的场地,患病的树木和树枝可就地切片(厚度不超过0.5 cm)或粉碎(厚度不超过1 cm)。如果病树数量多或无法获得治疗条件,可要求林业部门协助治疗。
作为国内首批专业虫害防治机构,一心寰宇拥有国家A级、江苏甲级、无锡甲级等行业专业资质,同时也是江苏省行业标杆企业以及无锡市110、119联动企业。如您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拨打江苏一心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400-618-5835。
电话:0510-85879905
传真:0510-85889072
网址:www.yxpco.com
地址:无锡市滨湖区龙山路11号
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